首页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怎么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总体方案)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29 08:35:31    


一、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

为了打破教育与生活的隔离,改变单一的课程结构,转变教学方式,为学生表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空间,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与职业分工,形成初步的技术能力。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发性、生成性、自主性的特性。

二、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总的目标:

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具体目标:

1、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

2、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社会、自我的责任感。

3、形成从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与能力。

4、发展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5、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分阶段目标

根据学校现有条件,各年级学生的特点,确定活动的目标。从低、中、高学生知识面的宽窄和接受能力的差异出发,将校本课程的目标分为三段。

一、二年级段的目标:通过看看、说说、跟着做等活动达到了解、认识、激发兴趣。

三、四年级段的目标:通过初步的考察、调查、操作和实验等活动增加活动体验。

五、六年级段的目标: 通过初步学会用一些基本的研究方法去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和社会调查等活动获得实践活动的体验,学会一些基本的研究方法。

四、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安排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主要采用综合式安排。我校没有单纯把综合实践活动分成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这四块,而是围绕三条线索: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确定一些“领域”或“主题”,由师生共同设计若干具体“活动”,活动时要求兼顾以上四块。各活动中学生的行为方式包括:自主探究、实际操作、合作交往,教师要成为活动过程的一个“普通参与者”,发挥好指导作用。

五、实施管理

(一)、实施流程

1、教师通过设计开放性问卷,创设问题情境,由小学生的自主选择确定活动的方向。

学期初发挥每位学生的才智,编写活动题目和内容,教师再从中有重点的进行筛选,然后确定本学期校本活动的主题。

2、独立研究者或研究小组选定指导教师。

学生可以单独或几人共同研究某个课题,可以聘请自己喜爱的人做指导教师。

3、学生实践活动主题方案的设计。

当全班学生确定了重点课题后,着手撰写活动的方案,拟定研究的途径和手段,分析研究中的困难,对可能性进行预测,请指导教师介绍研究的基本方法。

4、开展实践活动,对研究的内容进行观察、调查、收集资料等。

5、注重积累,体现资源共享。

6、对实践活动的整个过程进行分析,初步的整理,逐步形成案例体系。

A、对各班上交的案例进行分析,归类。

B、编写校本实践活动的案例集。

(二)、组织管理

学校将继续成立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将根据各班的课程安排,不定期到各班进行抽查,了解各班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必要的时候,还将参与班级的活动。

(三)、课时的安排使用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必修课程,为保证其顺利开展和有效落实,首先确保每班每周一课时的活动时间。另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殊性质也决定了它既有相对独立性又与学科教学紧密相连。因而,在课时设置上,我们采用固定与弹性相结合的方式,在确保1课时的基础上,必要的时候,还可以与学科教学打通使用。

(四)、教师的配备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决不是一两个教师的事,更不全是班主任的事,学校的每一个成员都应该是积极的参与者。在人员配备上,我们坚持各尽所长,全员参与,每学期每人至少指导一个活动的原则。在班主任带领学生确定活动方案后,再由班主任老师根据活动方案及教师特长,让学生自由聘请辅导老师。如遇教师没被聘到,再由学校统一安排,分配到班级参加活动,让每一位教师都认识到自己就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者,而绝不是旁观者。

(五)、教师的培训

1、积极开展自学。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和实践,许多教师已从综合实践活动的“门外汉”成为活动的“门内汉”“通晓者”。本学期,全体教师还得继续加强理论学习,以《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实施指南》等书籍和各类报刊杂志为指针,利用课余时间加强理论学习,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用理论来指导实践,确保活动的正常开展。凡40岁以下的教师必须每人上交综合实践活动学习体会3篇,有质量的综合实践活动论文1篇。

2、加大校本培训力度。本学期,我们还将抽出一定时间集中对全体教师进行理论学习、操作过程等方法、策略的培训。同时让更多的教师都参与到活动的指导中去,在活动中促提高,在活动中求进步,在做中学,力争在继续学习他人经验的基础上,从模仿、借鉴到创新,形成自己的思路及实施新课程的特色。

(六)、资源开发策略

1、 活动兴趣的激发,每个活动前,教师组织学生从问题情景中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能够凸现自己个性,发挥自己创造性的活动内容,确定活动主题。

2、教师制定活动方案后选择恰当的活动组织形式。

3、活动资源的开发,争取家长和社会各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与参与开发对活动有利的校内外教育资源,为学生开展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

4、活动资料的准备,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和相关课程资源,结合实例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基础训练,培养学生资料搜集整理的能力,为进入探究问题的状态提供准备。

5、活动的安全保障,活动前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加强学生自我防范和保护的意识,学校和指导教师要精心规划和组织校外活动,同时要争取社会和学生家长的支持和参与。

(七)、评价的策略

1、学生的评价

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要把评价与学生的发展联系起来,注重过程,全面评价,以评价为手段,促进学生智力、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目标是“在研究中体验”应把学生在过程中的体验作为评价的重点,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体验、感受记录下来用以表达交流分享,至于活动的产品,研究探索的结果不应成为小学阶段课程评价的主要内容。

① 在丰富多样的成果展示中和学生自己建立活动档案袋中,引导学生自我反思。

② 每个活动中采用量性评价和描述性评价相结合,首先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再小组内互评,家长参与评价,指导教师对活动小组或学生个人进行评价。

③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应以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为主。评价时应以整个集体、整个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

2、教师的评价

①期初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的评比。

②每个活动结束之前,指导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成果展示,研究过程汇报活动,由校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对活动作出总体评价。

③每个活动结束后,指导教师要撰写活动案例,分期中、期末进行两次校级评比。

④把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情况作为教师业务考核的重要内容。

相关文章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同文网 琼ICP备2024039828号-15